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  上图是26日截至今天晚上9点半的实时数据。根据数据,累计确诊加上现有疑似增加了800多人,确诊的应该大部分是从疑似转过去的,但疑似新增的400多人,应该是从民间过来的,意味着处于潜伏期的人还在暴露出来。希望只是潜伏的暴露,而不是还有新的感染源。去世人数从以前的每天100多人,降到了52人。希望后续去世的病人越来越少。除武汉和湖北外,全国其他省市只新增了4例,应该算是完美控制住了疫情的发展。前两天武汉解除封城了几个小时,允许外地滞留武汉的人离开,结果导致不少人走向全国,又引起了一点小小的恐慌。
 
  从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来,韩国、意大利、伊朗有点处于失控的状态。日本尽管有169例,但因为日本老百姓的自觉和自律,估计不会形成大规模扩散。新加坡尽管有91例,但已经治愈了58例。媒体也报道新加坡的防范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。尽管新加坡不鼓励人人戴口罩,但那些可能有接触史的人员,被严格要求在家里隔离,否则会受到重罚。我们都知道新加坡的法治很严厉,所以没有人敢到处乱窜。
 
 
  有人说为什么中国要全民隔离,而不是像新加坡那样?这个在中国真心做不到。一是很多人搞不清是不是有接触,二是有些人不会自觉隔离(这次就有知道自己有问题还乱窜的人),三是中国的治理结构还没有到位。所以“乱世”用重典,让全国老百姓都自我隔离在家,尽管造成了经济损失,但依然是最好的办法。另外,新加坡才跟北京的海淀区一样大,中国的治理难度,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
 
  全国各地的复工正在进行中,但也遇到了不少障碍。尽管政府一方面鼓励复工,但另外一方面,复工障碍又来自政府官员本身。对于政府官员,防疫才是第一要务。各地方要求一例新增都不能有,否则就会被处罚。而复工多一家企业少一家企业,对于政府官员没有影响。所以官员对于复工的热情,远低于防疫的热情。今天看到消息,某地为了表明企业已经复工,要求企业开机器空转,用电量来表明已经复工了,真是可笑的怪现状。新东方本来打算下周部分复工,但按照规定,我们复工人数不能超过20%,那实际上等于不复工。这种时刻,也只能互相理解,共克时艰,抱怨肯定是要不得了。
 
  今天读到了两则暖新闻。一则是地处西藏的大学生,为了跟上学校的网课学习,因为在家里逮不到信号,就拿着手机一直往山上走,直到找到了信号为止。有一段视频,拍摄了一个女孩在雪花飘舞中坐在露天的石头上学习,令人感动。移动运营商听说了这件事情后,找到了女孩所在的西藏昌都市的村庄,帮助进行了信号改善工作,并开始着手4G基站的搭建。同时移动、电信、联通也开始为各地的困难学生各送50G的流量,总共有961名学生得到了资助。这样的消息温暖人心。
 
  另外一个温暖人心的报道是,内蒙古援鄂的医疗队队员,下夜班回到酒店,打开窗帘,看到对面的居民在阳台挂出了暖心标语,上面写着“逆行天使,感谢你们!”医护人员内心顿时冰雪消融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理解和鼓励。人世值得,只有一个理由,因为还有人温暖你的心,所以你舍不得离开。
 
  今天也读到了两则非常悲伤的消息。一则是四川眉山东坡区一个十三岁的男孩,因为在家里和母亲争吵,结果将母亲杀害了。母亲只有36岁。这真是人间惨剧。这几年,儿子弑母案已经不止一起。尽管起因不同,但有一个共性,都与母亲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有关。一,家庭有可能是单亲,母亲的全部专注力都在孩子;二、母亲一方面无条件宠孩子,另一方面又会对孩子很苛求;三、母亲通常不太懂男孩心理,对男孩常常语言和行为极端,或者要求不近情理;四、遇到问题没有人化解,导致孩子走向极端。
 
  这次疫情在家隔离,孩子在青春期已经内心充满张力,母亲再不断施压,孩子又没地方发泄,所以容易出事。这里也提醒所有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母亲,遇到事情,一定要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,切忌语言和行为过激。我常常说,一个好的母亲,一定是一个心气平和,又懂得要求孩子坚守原则和规矩的母亲。
 
  另一则悲惨的消息是,在湖北十堰,一位70岁的老人在家中死亡多日,而身边只有一个6岁的小孙子。孩子独自守着爷爷的尸体,连着吃了好几天饼干。直到前天,志愿者上门查体温才发现了这一情况。问孩子为什么不出去?孩子回答:爷爷说外面有病毒,不能出去。幸亏老人并非死于新冠病毒肺炎,否则这个孩子也非常危险。
 
  这么多天,当地相关部门没有发现异常,孩子的父母(不知道在哪里)也没有过问。这对孩子来说,可能是一生的伤害和阴影。这种悲惨的事情在当代出现,真让人觉得丢脸。我建议,对于独处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,各社区或居委会一定要有每日问候和检查的机制。有现代科技的帮助,这不是什么难事,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。
 
  今天是好消息坏消息参半。全国疫情控制良好,让人心情放松,大家可以自由出门的日子指日可待。坏的是,疫情引起的悲惨的事情还在发生,而且估计后续还会或多或少出现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从每一件悲惨的事情中,总结经验教训,防止相同的事情,反复重演。
 
  黑格尔说过:“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的经验,就是从历史中什么也学不到。”2003年非典过去了,我们总结了一大堆经验教训,然而有些经验并没有用于这次疫情的预防和控制。真不希望“好了伤疤忘了疼”成为宿命。
 
  今天,我在家里最主要的事情,是为28日晚上在快手上针对大学生的直播备课。我想好好和大学生聊聊大学生活到底该怎样过,为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发展该做些怎样的准备?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,对学习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情,好像还不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些大学生。我们那段时间,真的可以叫做“激情燃烧的岁月”,那种纯粹的青春、那种对知识的渴望、那种追求自由的热情、那种突破桎梏的勇气,让我们今天想起来也热血沸腾。
 
  除了备课,我朗读了3个小时的英文。剩余时间翻阅了蔡志忠的一些漫画。我特别喜欢蔡志忠的漫画,自从十几年前读过,就爱不释手。家里有各种蔡志忠漫画的版本,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翻一翻。大概三年前,蔡志忠先生到北京来,我和他相聊甚欢,还带他到北京香山北坡半山腰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农家乐里,在山色空蒙中,吃了一顿惬意的晚餐。他还专门给我画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。我现在居然找不到放在哪里了。不过应该不会丢失,需要在整理书房的过程中慢慢寻找了。说到蔡志忠,我顺便向父母朋友们推荐一本蔡志忠的《漫画天才巧克力》。蔡志忠用漫画的方式,讲述了我们如何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或者成功人士。他的观点我深以为然,相信你读完了也会有所领悟。
 
  一天推荐一本书。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《大学的精神》。该书作者是蒲实和陈赛。二位都是我北大的学弟,现在都在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工作。他们精心走访了世界七所名牌大学(哈佛、耶鲁、麻省理工、斯坦福、剑桥、牛津、海德堡),用心研究了这些大学的教育理念、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,认真采访了大学中的重要关键人物。对于这些大学为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,作了比较客观又充满感情的陈述。语言流畅优美,值得大家一读。这本书出版的时候,我曾写过推荐语。我的推荐语可以看下面的图片,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。
 
  今天的北京,再次阳光灿烂。空气中充满着早春的气息。池塘里的鸭子呱呱叫着,四处游弋,激起的波纹在阳光下粼粼闪光。岸边的杏树,已经长出了红色的蓓蕾,急不可待地等待着绽放的时刻。
 
  一切生命都在复苏之中。那种生之灿烂不可压抑的奔放,在这个寂静的春天,尤其不可阻挡。
话题:



0

推荐

俞敏洪

俞敏洪

53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,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。分享教育经验,激发人生理想,服务青年创业,一起读书旅行。

文章